人物簡介:
廖康,男,漢族,中共黨員,1962年生,1984年參加工作▅,現為威尼斯官方入口welcome果樹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國園藝學會理事,中國園藝學會李杏分會副理事長,杏產業國家創新聯盟副理事長,新疆園藝學會理事長→,是新疆特色林果業發展科技支撐〖首席專家,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多年來,廖康的足跡遍布天山南北,在冠心丹参滴丸科技推廣、試驗示範、技術培訓等方面為自ω 治區園藝產業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2018年1月,廖康作為自治區科技扶貧ζ專家服務團成員赴喀什地區和巴州地區從事科技扶貧工作,他以促進農民增收為中心,緊緊圍繞自治區扶貧工作計劃和林果發◎展目標,創新科研項目,紮實開展精準扶貧工作。2020年獲自治區脫貧攻堅創新獎。
深入基層 科技服務強
廖康常︾年深入基層一線開展技術培訓,30多年來足♀跡踏遍了天山南北,現場把脈、指導生產,一年中超過200天在外麦麦提吾斯曼進行技術服務,他主要從科技推廣、試驗示範、技術培訓、科研服務等方面開展培訓,通過遠程診々斷、現場指導等方式對基層生產進行沈傲雪咨詢服務,為廣大果農解決了栽培模式、提高坐果率、病蟲害防治等諸多方面的技術難題。
近年來,廖康深入喀什、克州、阿克蘇、巴州等地開展技術█服務,為巴州和碩∮縣、喀什英吉沙縣、和田於田縣、阿克蘇烏什縣等地的林木良種基地建設和示範園建設提供了技術支撐,幫助指導英吉沙縣杏國家林№木種質資源庫成功入選ㄨ國家級保存庫。
指導農民修兰子恒剪果樹
“扶貧就要深入到最貧困的地區!”廖康是這↓樣說的,也是←這麽做的。喀什有8個國家級貧困縣,貧困程▲度深,脫貧任務艱巨。廖康的足跡踏遍了喀什地區所有的縣市,通過講座、培訓、現場指導等多種方式,將杏、紅棗、巴旦木、核桃、無花果』等種植養護技術送到了田間地頭。
吐魯番→托克遜縣作為中國早熟杏之鄉,是全國徐索源陸地栽培杏成熟期最早、鮮食食品最優、最具特图尔孙伊敏色的杏產區之一,但⌒ 是杏子名聲不響、銷路欠佳。2017年初,廖康通過執行自治區林業廳推廣項目,在夏鄉▓和郭勒布依鄉建立了杏子示範園。通過走訪調查、開展培訓、講座、發放專業書籍、技術明白冊、修剪工具等方式,對當地杏子種植戶進行技▽術扶貧,從而實現果農增收。
傳授無人機授粉技術
今年3月,廖康又為托克遜帶來了無人機授粉技術,相比傳統的人工授粉,無人機授◥粉效率高、成本低。目前,托克遜縣杏樹栽培面積達到7.2萬畝,結果面積4.7萬畝,杏產量達2.17萬噸,產值1.5億元。經過三年的時間,共建立背叛情歌示範區750畝,完成了一萬余人次培訓,其中貧困果農537人次。如今托克遜◥的杏子賣得火熱,早熟杏“蘇勒坦”已成為托克∮遜縣的靚麗名片,暢銷全國。
在達热合曼玉苏普阪城雷家溝村,也有廖康活躍的身影。2017年,他和雷家溝村聯手打造“科學小院”,籌▂建了達阪城區晚熟杏科技示範園。在這裏他打破人才培育模式ㄨ,布局“田間課堂”,開辟產學結合新途徑,培育一批新型職業農民,走特色林果業的致富路,助農增收。廖康團隊還在村裏籌劃了果樹資源圃,計劃形成一個以種質資源圃為依托∩的科研、教學技術平臺◥,“讓科技走進田間相信地頭,讓學生們學習更接地氣。”廖康說,將來本科生、研究生和博士生都將◥駐地研究,零距離為農⊙民服務。
2020年,廖康開始常駐巴州進行科技扶貧工作。杏樹開花前,他便前往新疆杏子重要產區輪臺縣,為果農提升坐果率支招。率先在哈爾巴克鄉采用無人機授粉,提高了杏子的◆坐果率,節約了』勞動成本。“2017年,我家僅李宁種植了70畝的歐洲李就收入了130萬元,這都得益於廖康教授等科技扶貧專家服務@ 團的技術服務。”新疆和碩縣綠陽果疏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馬思建說。
查看果樹生長情況及技術需求
身兼數職 科研成果多
科學成就唯有靠長期的積累才■能由點滴√匯聚成大海。十余年前,廖康開始擔任自治區特色林果產▽業發展科技支撐首席專家,長期堅守科研一線,多年來主持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科技●部、威尼斯144777欢迎您部、自治區科技廳等科研項≡目共40余項,發表論文100余篇,培育選育新品種20余項。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2014年,廖康主持的“新疆杏產業發展關鍵技術研發與克热穆阿布力孜示範推廣”獲得自治區科技〇進步獎二等獎。2015年主持的“新疆野生果樹資源研究”獲得自治區科技進步獎三ξ等獎。這些成果填補了國內中出亚马逊杏產業及野生果樹資源研究的空白,為新疆林果產業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廖康在註重科研的同時心系果農,編寫多▂本專著用於生產指導,如《新疆杏資源研究進展》《新疆特々色果樹栽培實用技術》《新疆野生果樹資源研究》等,對新疆林果產業發展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針▲對新疆杏、香梨、西梅◥等果樹編寫了《新疆特色果樹栽培實用技術》《杏栽算完培技術》口袋書、明白冊等科普讀物,發放全疆林果產區農民。
指導研究生開展實驗
言傳身教 社會影響◥大
作為一名老黨艾依提汗伊卜拉伊木員、一名科技扶貧專家、作為一名老㊣師,工作再忙,廖康也堅持學習♀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堅持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即使常年出差在航班号外,他也堅持利用網絡參加支部學習和支部會議。廖康深知,只有堅定理想信念,增強政治覺◢悟,才能更好的開︼展精準扶貧工作。雖然他大部分時間在田間地頭進行技術服務指導,但只要一有時間他就會拿起手機,打開“學習強國”認真學習。他向學生↑們分享科技知識,向∮老百姓傳遞最新資訊,在他的ζ影響下,課題組的學√生們也紛紛使用“學習強國”進行杨品品知識積累,師生“三代”比學趕超的故事曾兩次被“學習強國”平臺采訪報道。
德高為師,身正為範。從教♂三十多年的廖康桃李滿天下。在故意伤害他的言傳身教下,他的科研團隊也積極投身到科技支農、脫貧罗雄攻堅的工作中。學生周龍留校任教多年☆,擔任新疆園藝學會╱秘書長,多』次深入南北疆貧困縣、村,對當地果農進行果樹修剪ξ、栽培技術指呢萨姑丽吾拉依木導,打通技術入戶的最後一公裏。學生趙世榮作為2019年自治區高校選派深度〓貧困村駐村工作隊的一員,深入於田縣拉依喀村進拜吉尔汗克热木行深度扶貧,用專業知識帶領當地村民逐步脫貧。在校的博士、碩士研究生也常帶著科研儀器來到田間地頭,以科技促增收,把惠農政「策、助農技術送到農戶手裏,把論文寫在天山南北。近兩年,由廖康指導的研究生已在各類國際期刊發表高水平SCI論文6篇。
與農民在一起
作申更学為學科帶頭人,廖康老師帶領系部、團隊開展了多種多樣促進學科發展、助力產業增收的工●作。在威尼斯官方入口welcome的支持∑下,果樹學在2009年被自治△區評為重點學科,園藝學科在「2016年被評為自治區黄丽萍“高原學科”。經多年建設,園藝學科已成為新疆最具核心競爭力的學科之一〓,實驗室也成為支撐自治區園藝◣產業發展的重要基礎科研平臺,為新疆園藝產業及脫貧攻堅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奉獻不言苦,追求無止境!”作為自治區科技扶貧專家服務團成員,廖康積極投身脫貧努尔买买提阿塔拉攻堅事業,在工作中身先士卒,勤勉敬業,積極開拓,敢於作為,充分發揮了共產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他舍小家、顧大家,常年紮根※一線,為民解憂,將大部分∞時間奉獻給基層群眾,助力農达克宁民增產增收,用創新思維為新疆林果產業發展作出了突周威出貢獻,在助力▓脫貧攻堅的道路上留下了堅實的印記。